1、工信部:光伏市场需求持续增加,2021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超过284亿美元。据工信部网站消息,2021年,全国光伏行业立足碳达峰碳中和,把握行业发展机遇,克服全球疫情反复、经济形势严峻、国际贸易壁垒等不利影响,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产业智能创新升级,行业运行整体向好,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是全行业实现稳步增长,全年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分别同比增长27.5%、40.6%、46.9%、46.1%。二是技术加快迭代升级,主流企业多晶硅指标持续提升,满足N型电池需求,硅片大尺寸、薄片化技术加快进步,电池效率再创新高。三是智能光伏发展迅速,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光伏产业加速融合,光伏产业智能制造、智能运维、智能调度等水平逐步提升。四是市场应用持续扩大,光伏市场需求持续增加,2021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超过284亿美元。【央视网】
2、2021年北京空气质量首次全面达标,绿色低碳理念将会在“双奥之城”延续。2月15日,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北京生态文明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于建华在会上表示,作为“双奥城市”,北京因奥运和绿色结缘。近年来,北京市坚持可持续发展,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市重点工作,一体推进绿色发展与绿色办奥,生态文明之花在京华大地绚丽绽放,成为北京一张新“名片”。于建华介绍,北京2021年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首次全面达标,优良天数增加到288天,占全年的78.9%;水清岸绿处处美景,密云水库蓄水量最高达35.79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开窗见景、出门见绿”,森林覆盖率达到44.6%。【中国网】
3、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双碳”目标,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2022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将于6月15日—6月18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本届博览会的主题是“走向碳中和之路”。今年为首届,今后将每年举行。【解放日报】
4、国际能源署(IEA)日前预测,到2035年,所有出售的乘用车必须是电动汽车,而到2050年,世界三分之二的能源供应必须来自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地热能和水电等,所以,电动汽车显然还不是电池最大的需求,储能的需求量对电池的需求将更大。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战略顾问郑贤玲博士2月9日撰文认为, 锂电是用的集中能源,相对比较被动;而氢是分布式能源,相对比较主动。也就是说,从减排的角度来看,氢距离“双碳”目标更近,问题在于成本上。锂电在“完美体系”下可能进入生态链破坏性的冲击阶段;而燃料电池和氢能产业处于“残缺体系”下生态链逐渐完善的阶段。【产业观察者】
5、与新能源发电场“联姻”,调相机为大电网安全运行保驾。青海省投产21台分布式调相机,可直接提升青海海南州地区新能源外送能力350万千瓦,预计年均增发新能源电量70.2亿千瓦时,若全部输送至华中地区,年均可替代当地火电原煤318.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74.2万吨,经济效益良好,节能减排收益显著。截至2月15日,位于青海省共和县新能源基地内的世界最大规模新能源调相机群累计增发新能源电量7.85亿千瓦时,并且全部输送至华中地区,相当于替代当地火电原煤35.6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4.21万吨。【科技日报】
6、新催化剂将CO2转化汽油效率提高千倍。美国研究人员近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最新论文中描述了他们发明的一种新催化剂,可通过增加化学反应中长链碳氢化合物的产量来将CO2转化为其他有用的化学品,例如丙烷、丁烷或其他由碳和氢长链组成的碳氢化合物燃料。这种新催化剂由元素钌(一种属于铂族的稀有过渡金属)组成,涂有一层薄薄的塑料。像任何催化剂一样,这一发明加速了化学反应,却不会在过程中耗尽。钌还具有比其他高质量催化剂(如钯和铂)便宜的优势。在相同条件下,新催化剂产生的丁烷,是标准催化剂在最大压力下可产生的最长碳氢化合物的1000倍。【科技日报】
7、近日,当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走进天津天宝翔科技有限公司这家以科研为主的企业,听到看到的,正是钢铁采矿行业急需的科技力量。天宝翔自主研发的低温高效浮选药剂,正在服务钢铁采矿行业内的多家企业。正如天宝翔负责人杨威所说:“双碳”目标为新行业成长、传统行业改革确定了发展方向及标准,虽然天宝翔不是钢铁矿产企业,但正在助力行业发生新的变化,以适应“双碳”带来的新机遇。截至目前,天宝翔提供的低温高效浮选药剂技术在业内累计为选矿企业增效30亿元以上,减排二氧化碳200多万吨、减排尾矿300多万吨,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升。【中国经济时报】
8、由国网无锡供电公司开发的“电力双碳智慧大脑”管控系统正式上线,并在无锡市新吴区落地投用,通过电力大数据的汇聚、分析、共享与应用,指导辖区企业为实现“碳中和”做好准备,助力早日达成“双碳”目标。【无锡观察】
9、德国联邦海事和水文局(BSH)日前宣布在北海新建一座装机容量为3吉瓦的海上风电场,推动该国海洋空间规划进一步发展。BSH提议在位于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德国专属经济区新建海洋空间规划项目,于9月1日正式生效。提议包括规划海上风能发展的优先区域和预留区域以及海上风电场的装机容量规范等事项。此外,BSH还将进行战略环境评估(SEA),并将评估草案提交相关当局,且公布给公众,作为2022年1月18日前新建项目规划咨询的一部分。该规划将于2022年年中公布基本事项,最终版本将于2022年年底或2023年年初公布。作为世界第四大工业国,德国力争在2030年前将80%的电力供应转换为由可再生能源驱动,告别化石燃料时代,为气候保护作出贡献。【全国能源信息平台】
10、自2022年起,Asendia将抵消100%的碳排放,包括头程收集和尾程交付所产生的排放。主要通过投资可再生能源项目来抵消碳排放量,Asendia已投资于多个风电场项目。法国邮政(La Poste)与瑞士邮政(Swiss Post)的合资企业Asendia宣布,该企业将在2022年实现100%碳中和。【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