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动出台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张小宏24日说,将推动出台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建设,打造绿色低碳乡村。他在当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在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建设方面,要优化城市结构和布局,推动组团式发展,加强生态廊道建设,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加强既有建筑拆除管理;建设绿色低碳社区,加强完整社区建设,构建15分钟生活圈;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加快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因地制宜推进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新华网】
2、福建能源监管办完成福建省实现双碳目标课题研究。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来闽调研考察期间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下简称双碳目标)要求,福建能源监管办专题开展了福建省实现双碳目标课题研究,并于近日编制完成了《福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路径及实践探索》报告。报告梳理了福建碳排放和能源消费结构现状,总结了省内能源行业和碳汇资源发展方面的优势,分析了在统筹经济增长和控制排放、兼顾能源转型与稳定供应、应对电网转型升级和能源成本上升等方面存在困难和挑战,并提出了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和对策建议。【国家能源局】
3、“努力建设西部地区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让甘肃这片热土成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广阔舞台。”在日前召开的甘肃省委人才工作会议上,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尹弘对全省人才工作提出殷切期望。针对生态环境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尹弘强调,要深入实施生态环境科研领域领军人才工程、生态环境监测人才工程、生态监察执法专业人才工程,着力培养一批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处理和农村环保、土壤治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人才保障。要围绕落实“双碳”目标,加快培育一支绿色技术应用、绿色经济管理、绿色发展智库等人才队伍。【媒体滚动】
4、作为首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浙江省湖州市近日率先出台《深化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探索构建低碳转型金融体系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系统规划转型金融发展路径,体系化推进转型金融发展,创新低碳转型金融服务方式,引导金融体系支持重点行业公正、有序转型,助推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意见》聚焦碳密集行业低碳转型、高碳高效企业发展、低碳转型技术应用的金融需求,确立了制度标准、产品服务等7项重点工作,建立与低碳转型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推动金融与碳密集行业良性互动。《意见》明确,探索转型金融标准。从项目和行业两端发力,科学界定低碳转型活动范围,建立精准、可执行、可落地的转型金融标准。【学习强国】
5、“净零行动”启动,助力实现全面碳中和。2月24日,腾讯宣布“净零行动”,并首次发布《腾讯碳中和目标及行动路线报告》,提出碳中和目标:不晚于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及供应链的全面碳中和;同时,不晚于2030年,实现100%绿色电力。【光明网】
6、作为实现“双碳”目标核心一环——绿色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门窗将在节能降噪过程中产生重要影响。据相关数据显示,系统门窗比普通门窗降耗比例达30%,而系统门窗使建筑节能增效使用年限为40-50年。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双重力量推动下,我国门窗行业正积极探索低碳发展方向,助力中国能源及经济社会大转型。为更深入了解门窗市场发展现状,让广大网友更好地了解品质门窗如何助力美好生活,新浪门窗频道特别策划“虎年探春之双碳行动,直击门窗市场现状”主题活动,走进门窗品牌门店,展示了门窗市场最真实的一面。【新浪家居】
7、“渔光互补”,助力“双碳”。 近日,国网淮北供电公司员工和电站工作人员一起驾船巡检安徽省淮北市韩村100兆瓦信隋“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站的设备。近年来,安徽省淮北市在昔日采煤沉陷区大力发展光伏发电绿色清洁能源,国网淮北公司积极开通新能源项目并网的绿色通道,加快清洁能源消纳,有效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带动地方经济、生态双丰收。【新华网】
8、据透露,四川港投滨水农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旗下的滨水购平台即将推出品牌川茶系列,定义“茶史古今,一品天下”,涵盖绿茶、黄茶、白茶、红茶等各大茶类,将通过讲好茶故事,讲好茶文化。绿色低碳,作为四川绿色低碳发展的“碳”路者,他们将从茶叶原料到生产、销售的全过程进行碳足迹认证,这将是全省乃至全国首个碳足迹认证的茶叶。“我们将创新定义品牌川茶,这将是一系列有品质、有文化、绿色低碳的‘匠心之茶’。”四川港投滨水农业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志在做川茶行业发展新标杆。【界面】
9、天然气出口国论坛峰会,发表《多哈宣言》。天然气出口国论坛第六次峰会在卡塔尔首都多哈闭幕。峰会当天发表《多哈宣言》,同意加强全球能源安全与合作,实现能源市场稳定。宣言强调,应加强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可信赖能源的地位,以满足保护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经济参考报】
10、日新一代核聚变实验装置今秋运转。全球“碳中和”背景下,核聚变发电作为一个关键的技术途径受到广泛关注。日本量子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QST)将在今年秋季正式运行新一代热核聚变实验装置(JT-60SA)。届时,该装置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使用超导线圈的托卡马克等离子体实验装置。核聚变实验中托卡马克产生的磁约束聚变等离子体都会有一个特定的形状,而下一代核聚变堆的研发面临的极为重要的技术瓶颈就是等离子体形状控制技术。【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