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有了“施工图”。为全面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日前印发《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引发社会高度关注。专家表示,对标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现行能源体制机制和政策还存在一些不足,如能源输送等基础设施不适应新能源大规模发展,能源市场体系还不完善等。应坚持系统性、全局性思维,从顶层设计的角度统筹谋划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经济日报】
2、广西北海烟草专卖局三举措推进“双碳”工作:北海烟草专卖局(公司)把推进“双碳”工作与北海烟草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各方面紧密结合起来,以开展物流园区光伏发电和卷烟塑膜包装回收项目为抓手,全方位探索物流园区能耗管理、新能源车使用、员工绿色理念、绿色生活习惯培养等,做好“绿色物流”这篇大文章,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中国县域经济报】
3、“双碳”引路 晋中转型发展战正酣:在晋中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市长常书铭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晋中经受了一场场考验,攻克了一个个难关,办成了一件件大事,实现了“十三五”胜利收官、“十四五”良好开局。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近年来,晋中市紧扣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把完成能耗“双控”作为严要求、强约束、硬指标,全面加强重点领域、重点单位节能管理,大力推广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控制能耗增量、降低能耗强度,有效推动能耗“双控”工作取得实效,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人民网】
4、2月25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主办的“碳中和2060与绿色金融论坛(2022年春季)”在京召开,来自金融、可持续发展等领域以及北京冬奥组委的数十名专家学者线上、线下共同参会,研讨北京冬奥背后的绿色金融力量。论坛上还对外发布了《冬奥背后的绿色金融力量》智库研究报告,提出了本届冬奥会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绿色金融带来的五个“首次”,强调绿色奥运与绿色金融将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的特殊意义。【新浪】
5、破5000亿度!新疆11年外送电力助能源保供。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25日数据显示,新疆11年通过4条电力外送通道累计向20省区市输送电量5037亿度,成为我国“西电东送”能源战略布局的重要基地之一,有效缓解了我国能源资源与电力需求地理分布不均衡这一矛盾。5037亿度电中,风力和光伏发电达1378亿度。这些新能源电相当于我国少燃烧标准煤约41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1000万吨、二氧化硫35万吨、氮氧化物30万吨,助力了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新华网】
6、中能源工程集团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落户秦皇岛并顺利投产,是秦皇岛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双碳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积极响应京津冀一体化、主动承接首都制造产能而引入的高科技企业。目前,河北省已经开始谋划“十四五”氢能发展规划,秦皇岛市也已成立氢能工作专班并顺利完成氢能示范城市申请工作,计划依托现有大腈纶厂和中氢科技等企业建设秦皇岛市氢能产业园,力争将秦皇岛打造成氢能产业链一体化生产制造基地,推动氢燃料汽车推广应用和氢能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作。[/cp]
7、近年来,冶金运营服务商中冶宝钢创新性提出“投资+管理”的工程机械BOO运营模式,为钢铁企业清洁运输低碳化转型升级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积极助力建设绿色钢铁生态圈。“数据显示,全球碳排放的最大来源是工业生产,尤其是钢铁和水泥生产——占比高达31%。”中冶宝钢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此,中冶宝钢加大技术创新,助力钢铁行业减碳。2021年,为助力湛江钢铁超低排放改造及环境绩效A级企业认证建设,中冶宝钢完成92台工程机械及运输车辆环保更新,积极助力湛江钢铁打造世界最高效率的绿色碳钢制造基地之一。【学习强国】
8、同方智慧能源集团揭牌成立:打造“双碳”愿景下数智化蓄力池: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成为以顶层设计成体系地推进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基础保障。同方股份将与更多业界合作伙伴强强联手、共享资源、优势互补,在节能降耗、智慧新能源、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金融等方向上强化合作,携手跨界融合创新发展,构建共生共赢的新型综合智慧能源生态圈,共同探索综合智慧能源产业广阔“蓝海”,为国家“双碳”目标实现做出更大贡献。【人民网】
9、碳中和与碳达峰是全球转型发展的新机遇,不要以为“双碳”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其实生活中的每一餐,都与碳排放息息相关。2021年10月布里斯托大学与可持续餐饮协会(Sustainable Restaurant Association)达成合作,在Badock Hall的菜单上标注了食品及饮料的碳足迹,以展现每顿饭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对环境的影响。在2022/23学年,布里斯托大学Catered Halls将会在菜单上标注出每餐的碳足迹,并提供更多的低碳食物选择,这也是布大计划在2030年实现碳中和计划的关键措施之一。【cp】
10、抢抓“双碳”机遇 日企组团到访北京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外资企业走进示范区·双碳专场”活动在北京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以下简称“中日示范区”)成功举办,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北京事务所、伊藤忠集团、日产投资、松下公司、日立集团、东芝集团、富士电机、引能仕ENEOS、瑞穗银行、三井住友银行、一般财团法人日中经济协会、中日智能制造业产业交流(北京)基地等在内的20余家知名日本企业参加活动。活动围绕“中日‘双碳’产业创新合作”主题,结合中日示范区使命定位、规划建设、产业创新、国际合作等,深入研讨了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双碳”产业的机遇前景、合作方向和创新路径。【中国网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