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交通运输部印发的《绿色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了2025年新目标,交通运输领域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初步形成,绿色发展水平总体适应交通强国建设阶段性要求。”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郅慧说,她据此提交了一份建议。她建议,要明确各地公路货运量占比逐年下降的量化指标,常态化开展全国范围公路治超行动,同时明确地方政府、港航企业、铁路企业的海铁联运指标并纳入碳排放总体考核。在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方面,可以研究对铁路运输实行减碳经济补偿,推动碳排放配额交易。【北青网】
2、我国即将发射全球首颗主动激光雷达碳卫星。2022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副主任张兴赢在接受采访时说,两会后我国即将发射全球首颗主动激光雷达碳卫星。【光明网】
3、年内已有9地监管沙箱公示 农村金融及碳中和领域“吃香”:旨在发挥创新监管工具包容审慎作用,引导持牌金融机构、科技公司稳妥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沙箱”项目,日前迎来更新。根据北京新一批“监管沙箱”公示内容,是“基于‘碳账本’的个人金融服务”项目。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已有9地发布了“监管沙箱”项目,涉及农村金融类项目数量正在增加【证券日报】
4、金台圆桌:加快锰产业结构调整,破解行业发展困境。3月4日上午,在人民网财经研究院组织的“金台圆桌:新时代锰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多位政产学研代表围绕我国锰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锰产业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推动锰产业结构调整等话题展开探讨,共同为促进锰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人民网】
5、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主力军,中科院有哪些现成的“双碳”技术宝藏可挖呢?两会期间,《中国科学报》分别连线了中科院位于西北、中部和东部地区研究所的三位院士,了解他们围绕“碳”字正在开展的工作。“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进程中,发展循环经济十分重要。其中,固体废物污染治理是一个重点方向。”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周卫健院士对《中国科学报》说。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灿院士表示,“现在液态阳光的成本已经处在与其他能源日趋接近的交叉点上了。随着相关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可再生能源占比的提高,它的价格还会一路往下走,最终一定会赢。”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韩布兴院士说,“现在生物质炭主要用于民用和中小型锅炉,未来将力争推广到钢铁和火电等行业,这样可大幅提高生物质用量,降低污染。”【媒体滚动】
6、全国人大代表、远景科技集团 CEO 张雷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双碳转型的主要目标和思想是“先立后破”,其中的关键是“先立”。“只有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充分了,化石能源才有机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此外,零碳产业园也是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先立’的一个重要补充手段。”据悉,今年两会期间,张雷提交了《让零碳产业园成为绿色工业革命的重要载体,推动区域平衡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建议。他提出,在西部地区打造零碳产业园,培育绿色新工业体系,可解决新能源生产与消纳的错位问题,促进区域平衡发展和共同富裕,还有利于降低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成本,减少对国际化石能源的依赖,并提高中国产品突破未来碳关税壁垒的绿色竞争力。【澎湃新闻】
7、舒印彪委员:加快高温气冷堆商业推广 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3月9日电 “核电是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强度小的发电技术之一,对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舒印彪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加快高温气冷堆商业推广,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人民网】
8、龚明珠代表:多措并举做好内蒙古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明珠认为,必须在两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必须加快构建政策体系。指导各盟市科学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与自治区实施的方案保持一致,做到科学有序、稳妥推进;全面理顺“双碳”政策体系,清理现行政策中不相适应的内容,加强政策协同;加强“双碳”课题研究,围绕碳汇核算标准、碳市场机制、碳资产管理等重点环节开展前瞻性研究,为出台政策措施提供准确依据。二是通过聚焦聚力深度调整产业结构、全面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动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探索构建合理考核机制等重点任务,积极稳妥推进内蒙古“双碳”工作。【内蒙古日报】
9、刘昌俊委员:健全碳中和领域一流课程与教材体系;刘昌俊认为,碳达峰、碳中和涉及的深层次基础科学问题多、资源能源环境等各种影响机制交叉融合,各行各业在落实双碳战略方面存在人才准备不足、对科学问题认识不到位等问题,亟须加强教育与培训。为此,刘昌俊建议,在双碳课程与教材体系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基础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的交叉融合。【中国教育新闻网】
10、“天然气荒”威胁全球减排大计!IEA:2021年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新高;财联社讯,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一份报告表示,2021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上升了6%,至363亿公吨。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煤炭使用量大幅增加推动的,而煤炭使用增加部分是由创纪录的天然气价格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