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部门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日前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标准体系基本完善,产业体系日趋完备,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基本成熟。其中,电化学储能技术性能进一步提升,系统成本降低30%以上;火电与核电机组抽汽蓄能等依托常规电源的新型储能技术、百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实现工程化应用;兆瓦级飞轮储能等机械储能技术逐步成熟;氢储能、热(冷)储能等长时间尺度储能技术取得突破。【央视网】
2、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经济体制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金书秦日前表示,做好“双碳”工作,首要的是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具体到粮食问题,保供和降碳也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生产粮食就意味着要有化肥、农药、农机投入,这些都将带来温室气体排放,而我国的粮食又以稻谷为主,水稻田本身是甲烷的排放来源之一。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粮食生产面临着市场风险、自然风险等挑战,农产品供应链面临逆全球化思潮和地缘政治的严峻考验,保障粮食安全更需要立足国内。因此,以任何名义妨碍粮食生产都是不可取的。各地不能以降碳为名推卸粮食生产责任,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做到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当然,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主流方向,粮食生产也不能以大水大肥的方式来追求高产量,要持之以恒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在增产增收的同时,还要实现减量减排,这对农业生产方式是一个重大挑战,但必须要找到一个平衡。【农民日报】
3、节能环保“碳中和”:日媒称赞北京“绿色奥运”理念。3月21日,雅虎日文网站报道,北京冬奥会已经圆满结束,但本届奥运会为打造“绿色奥运”而格外注重环保和节能所作出的努力仍令外界印象深刻、记忆犹新。在位于北京市西部的首钢滑雪跳台,是单板滑雪和自由式滑雪的比赛场地。【参考消息网】
4、经济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碳排放数据岂容弄虚作假 。经济日报2022年3月21日发表评论文章,就生态环境部日前公布4家碳核查机构碳排放报告数据弄虚作假问题指出,“碳造假”案走进公众视野,表明全国碳市场建设不存在监管盲区,心存侥幸弄虚作假,终将得不偿失。【经济日报】
5、深市首单碳中和汽车租赁ABS“花落”南沙。近日,广州小鹏汽车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成功发行“长城嘉信-国君-小鹏融资租赁绿色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碳中和)”,总规模7.75亿元,是深圳证券交易所首单碳中和汽车租赁ABS,优先A级(评级AAA)的票面利率3.0%,认购倍数3.10,票面利率创下新势力车企融资租赁ABS的新低,拓展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低成本融资渠道。【证券时报】
6、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江苏明确这项工作计划。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出台2022年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计划,聚焦“减污降碳”总要求,推进全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计划》明确了全年推动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建设碳普惠体系、完善碳排放统计监测体系、加强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技术研究、强化组织保障等6大类29项48条具体任务。【澎湃新闻】
7、山东聊城:新建技术产业园瞄准“碳中和”。山东省聊城市结合地方实际,按照产业绿色化、高端化发展的战略定位,以商招商引入上下游战略合作企业,共同投资建设聊城蔚蓝碳中和高新技术产业园。碳中和产业园以生产低碳、新能源和节能减排、有市场潜力的产品为主,重点发展风电、氢能、光伏等产业,重点引进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等低碳、零碳企业。【新华网】
8、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与无锡学院签约共建“低碳学院”。 近日,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与无锡学院举办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并为双方共建的“低碳学院”和“检学研合作基地”揭牌。无锡学院校长张永宏表示,未来双方将聚焦重点课题和特色领域,搭建起组织联建、资源联享、活动联办、服务联动“四联”平台,全力打造服务碳中和的人才培养高地、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策源地,为无锡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新华网】
9、由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乘用车动力总成专业委员会(简称SCP)指导的“2022车用动力系统国际高峰论坛”,以数字连线云直播的形式日前成功举行。来自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知名学府、汽车厂商及零部件和燃料供应商,覆盖全产业链的嘉宾阵容,通过横跨宁波、上海、北京等地的云端互动,聚焦“破局双碳”的时代主题,就能源结构变革、行业发展趋势、混合动力技术和中国品牌聚力向上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从追赶,到跟随,中国品牌正在新的赛道上实现加速反超。以“双碳”为契机,以智能化、电动化为突破口,未来SCP将持续各方协同,助力实现汽车行业的“双碳”目标。【汽车头条】
10、家居行业如何实践“双碳”理念,成为第二届中国环保家居发展论坛上专家们热议的焦点。专家建议企业要进行低碳环保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碳足迹与碳标签以及生产园区碳中和,同时大力鼓励企业进行数字化升级,进一步提升企业标准,最终打造自身的碳资产经营。原广东省环保厅厅长袁征给出三点建议:首先要提高全社会环保意识,关注和参与地域大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二是家居环境产业要全面实施绿色低碳转型;三是在全社会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倡导生态文明理念和环境伦理道德观念,要摒弃不良的生活习俗,最大程度地减少人为行为对家居环境的污染和自伤。”【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