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每日要闻 2022.03.26

发布者:沈华清发布时间:2022-03-27浏览次数:10


1、个人碳配额制度进入实操 上海探索碳普惠“样板间”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近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上海市碳普惠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也提出,探索建立区域性个人碳账户,逐步建立个人减排场景申报评估机制,提升公众对自身节能降碳行为的感知,打造上海碳普惠“样板间”。【中国新闻网】


2、近日,市生态环境委员会办公室印发《青岛市“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和《青岛市温室气体减排和大气污染治理协同控制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了“双碳”目标下,“十四五”时期,我市将实施严控温室气体排放、积极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加强气候领域科技创新、开展各类试点示范等6项重点任务,加快破解能源、土地、环境、气候等要素对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制约难题。到2025年,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碳达峰基础进一步夯实。【青岛日报】


3、近日,云南省民政厅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清明节祭扫工作的通知》,对清明节祭扫工作进行安排部署。《通知》指出,各地要大力推广网络祭扫、鲜花祭扫、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引导树立移风易俗新风尚。【云南网】


4、7省市17条!碳中和补贴累计高达1.38亿!北京政策最密集!。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广东、云南7省区出台了17条相应的政策,明确提出补贴的金额最高累计超过1.38亿。涉及提供碳中和补贴的内容,其中北京是出台补贴政策最密集的城市。【国际能源网】


5、天津港零碳码头亮出“绿色成绩单”。记者从天津港集团获悉,在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全球首个零碳码头智慧绿色能源系统已实现连续安全稳定运行100天,交出亮眼的百日成绩单。该系统于2021年12月15日顺利并网发电,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包含风电和光伏两个部分,投运百天以来共计运行约2000小时,累计发电量约559.2万千瓦时,节约标煤约1677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过6000吨。【今晚报】


6、3月25日,四川省节能环保产业暨环保基础设施招商会在成都举行,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双互动有效拉动社会投资,拓展生态环保领域投融资渠道,推动全省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环保技术自主创新。【界面新闻】


7、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 | 两台机组每年发电近200亿度 相当于植树造林1.4亿棵。3月25日,中核集团宣布:福建福清核电6号机组完成了满功率连续运行考核,正式具备商业运行条件,这是我国完成建设的第二台华龙一号机组,标志着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华龙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对我国实现由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跨越具有重要意义。【央视网】


8、宁德时代宜宾工厂获得PAS2060碳中和认证证书。3月25日,据宁德时代消息,日前,全球知名认证机构SGS为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四川时代颁发PAS2060碳中和认证证书,宁德时代宜宾工厂成为全球首家电池零碳工厂。四川时代总经理朱云峰表示,四川时代从筹备就开始规划零碳工厂路径,通过在能源利用、交通和物流、生产制造等环节不断改造和创新。【中国证券报】


9、助力碳中和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与美团单车发起“一人骑行减碳一吨”行动。3月25日电 , 3月26日“地球一小时”来临之际,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与美团单车发起“一人骑行减碳一吨”行动,鼓励和号召居民通过绿色出行的方式保护地球,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这是继去年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向共享单车用户颁发“减污降碳达人”证书以来,又一次在全国层面鼓励绿色出行。【人民网】


10、“东禾建筑碳排放计算分析软件2.0版”正式发布 。3月25日上午,“东禾建筑碳排放计算分析软件2.0版”正式对外发布。据介绍,此次发布的软件,是东南大学继去年8月份发布轻量化建筑碳排放计算分析专用软件——“东禾建筑碳排放计算分析软件1.0版”后,与中建集团等业内龙头企业合作,对该款软件做出的重大功能升级。【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