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生态环境部:对碳排放数据弄虚作假行为“零容忍” 。3月30日,生态环境部召开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将配合司法部积极推动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严厉打击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向环境数据造假说不。刘友宾强调,环境数据质量是环境管理的“生命线”,事关科学决策、市场公平和政府公信力,生态环境部将持续对包括碳排放数据在内的环境数据造假行为保持高压态势。【中国新闻网】
3、低碳甚至零碳排放船舶已经成为趋势。在实现这一目标的众多技术路线中,船舶电动化是最受关注的方向之一。中远海运700TEU级长江干线电动集装箱船也是采用中创新航设计和开发的可更换船用集装箱式电池作为动力源。全船可配装36个20teu箱式电源,装机容量50MWh,采用码头岸基换电方式。还有,国家电投绿电联合江苏远洋等打造的“120TEU纯电池集装箱船”,也在今年2月开工建造,按照设计,该船采用“即插即拔”式换电模式,单次换电作业时间仅需20分钟。【钛媒体APP】
4、以清洁能源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充分利用风、光资源优势,全力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600万千瓦风电示范基地开工建设,做优做强清洁能源产业。截至2021年底,全市新能源总装机达到734.9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48%;发电量156.2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32.3%,充沛的绿电为落实国家“3060”双碳目标要求、低碳循环发展提供重要支撑。2022年底全市将淘汰退出35家企业61台矿热炉,腾退产能120万吨,预期压减能耗220万吨标准煤,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加快资源节约型城市构建步伐。同时,积极开展绿能替代行动,建设低碳园区、绿能应用、清洁生产示范区,不断加强新能源供给,推动乌兰察布早日实现“双碳”目标。【生意社】
5、吉利甲醇汽车欧洲示范运行 甲醇产业链升级助推全球交通碳中和。3月28日,由吉利控股集团研发生产的甲醇轿车和远程甲醇重卡,开启了在丹麦奥尔堡的测试和示范运行,这是丹麦首次运行的甲醇汽车,是丹麦落实能源转型,推动绿色甲醇作为欧洲绿色转型战略燃料的重要举措之一,也预示着甲醇将为推动全球交通碳中和发挥重要力量。【上海证券报】
6、电动车制造端碳排放更高?多车企推工厂碳中和时间表。“直购绿电,并使用光伏进行自有发电,沃尔沃台州工厂已经实现了完成100%电能碳中和。”近日,沃尔沃汽车台州工厂总经理Falk Las Oskar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沃尔沃台州工厂主要生产沃尔沃XC40、XC40 Recharge纯电动汽车等,约8成产能用于电动汽车生产,也建有沃尔沃汽车在欧洲区以外的首个电池车间。【中国新闻网】
7、大庆油田扩大“碳封存”助力“碳中和“。大庆榆树林油田应用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如今,榆树林油田二氧化碳驱油年换油率已达2:1,近3年97万吨注入地下的二氧化碳换来了32万吨油,实现了难采储量的有效开发。大庆榆树林油田总工程师孙晓明表示。【中国石油网】
8、甘肃电力打造的省重点企业能耗监测平台等多项“双碳”数字产品聚焦碳监测、碳减排,构建企业碳排放管理和监管体系,发布行业碳排核算工具产品。该公司开发的“电眼看祁连”和“电眼看黄河”等数字化生态保护电力监测系统,为环保部门开展企业排放监测提供监管手段;建设的兰州新区融创园大数据中心成为西北首个“零碳”绿色数据中心。平凉供电公司在平凉市政府的指导下,促成甘肃首个碳普惠制试点方案落地,为市民和小微企业节能减碳行为赋予价值、形成激励。据介绍,甘肃电力计划推广碳普惠制试点,吸引苏宁、中国移动等合作商入驻碳普惠小程序积分商城,方便市民、小微企业以减碳行为积分兑换商品,打通碳普惠生态链条;以平凉碳服务营业厅为示范,在省内各市州**推广以碳服务营业厅为模式的基层“电力+双碳”融合业务,助推能源行业“双碳”目标实现。【中国新闻网】
9、红沿河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双碳”助力核电量价齐升。中国广核集团消息,红沿河核电6号机组首次装载核燃料共计157组组件全部就位,堆芯照相合格。首次装料的完成,标志着机组正式进入主系统带核调试阶段,向建成投产迈出重要一步。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发展核电态度积极明确,自主三代核电技术成熟,核电景气有望持续向好,短期国内批量化建设/核废物后处理+中长期四代核电/核电出口有望打开核电成长空间,看好核电细分领域市占率高、核电业务占比高的公司。据预计,核电建设有望按照每年6-8台机组的步伐稳步推进,若以每台投资约200亿元计算,年均投资规模将达1200-1600亿。【财联社APP】